肌筋膜链与十二经筋的互补
【老师简介】
薛立功,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病研究室主任。伦敦应用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课程内容】
躯体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古往今来,人们在治疗疼痛方面不断努力,取得不断进步。从上世纪末,从解剖分析入手,分析肌、肌筋膜、肌附属组织的损伤规律而形成多种倾向不尽相同的理论体系。肌筋膜链理论就是其中之一。罗尔夫博士, 是肌筋膜结构整合手法的创始人 ,但她不忘从中医国传统医学有关理论进行对比,吸收营养。遗憾的是:她仅注意了“十二经脉”,却没有与“十二经筋”对照。十二经筋与肌筋膜理论才是同一范畴的学说,才有可比性,互补性,而十二经脉则是另外一回事。
《内经》时代之前长期处于漁猎农耕时代。漁猎农耕时代尽管会罹患多种疾病,但是,劳动损伤性躯体疼痛是最常见、最直观、最痛苦 也最具规律性病症。
劳损致伤后会引起局部疼痛。活动患肢就会出现或加重疼痛。当关注疼痛部位时就会发现疼痛多发生在隆起的组织两端,而且,越用力越隆起,两端也越疼痛。根据这一现象古医家把这种疼痛组织称之为“筋”。
根据临床观察,筋肉病通常不是单点发作,而是按一定规律有连续地发生。所以,古医家在描述“筋”的分布时,是遵循对临床疼痛呈线型多发的现象,就在筋前加上“经”字,而称作“经筋”。何谓经?经是丝织物的编织经线。经与纬线相比,更纵长可引申为干线、主导性的、规律性的。“经筋”,就是指沿某种规律分布的筋,是筋的主干线。支筋是临床多发的本经筋之外相关力线和力点。因其常同时发生,故应特别关注。这是临床的启示,也完全符合“筋”损伤实际情况。正因为经筋是观察临床实践而来,它不参杂某种脱离实际的主观推导,所以它能更真实地反映临床实际,这也是中医经筋较其它理论的优势。
承力点是首先受损之处,反复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过程中,就容易形成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中医称“横络”也称“结筋点”)。当这些纤维化组织相互黏连,阻碍气血顺利通过时,就会出现反复地“津液渗出”,导致神经激惹,出现顽固性疼痛,此时可把这种带有病灶性质的结筋点称之为“结筋病灶点”。
《灵枢·经筋》提示的经筋分布三个规律
一、点线规律 从生理上概括出参与同项运动的肌肉组分布规律;在病理发展过程中,又是病痛传变的潜在扩延线,这一临床现象基本符合《灵枢.十二经筋》的描述。这种规律性总结,可以称作点线规律。
二、线面规律 人的主动运动,不仅是主动肌及其相应力线上肌肉组参与,而且有固定、协同肌参与协助。协同肌损伤的痛点就分布于主动肌力线的两旁。将这些病痛点与主动肌力线上痛点相连,则往往形成一个“面”,这又可称作线面规律。
三、面体规律 除主动肌外,任何运动都需要固定肌的参与。起着固定原动肌起或止点所附着骨骼作用的肌群叫固定肌。故经筋的损伤范围会进一步扩大。除上述几组肌肉参与关节活动外,尚有与主动肌相对抗的肌肉参与,这就是“拮抗肌”。借助拮抗肌主动弛缓或“伸展”,使主动运动平稳,节制其运动过度,防止出现急跳或痉挛运动。不协调的运动和劳损性伤害,它不仅损伤主动肌,而且可以损及拮抗肌。拮抗肌分布在肢体对侧面,当其损伤时,其病状会出现在肢体对侧,使痹痛病状向立体方向发展,“由面到体”的逐渐进展规律可称为面体规律。
肌筋膜链应是从组织学范畴讨论筋膜的分布与功能,但从《解剖列车》看,更多的是分析躯体与肌组织相关的筋膜,它分浅、深、浆膜下筋膜。浅筋膜分布广泛,它包绕体壁和肢体。深筋膜分布广泛,它包绕体壁和肢体,并穿行于构成它们的结构之间。深筋膜形成一个连贯的膜系统,这些膜历经多次分离、会合,与骨膜、软骨膜和腹膜融合而执行各不相同的机能。中间膜在肌肉和体壁其它结构周围形成间隔。 腹膜与内脏被膜、系膜、支持带等《解剖列车》较少涉及。而这与经筋分布尽管不完全相同,但有极高的重合性。试比较如图(图中文本系十二经筋原文):
足太阳经筋与后浅线
体侧线与足少阳经筋
足阳明经筋与前浅线
足太阴经筋与前深线
足少阴经筋与前深线
足厥阴经筋与前深浅
上肢后浅线与手太阳经筋
上肢后浅线与手阳明经筋
上肢后深线与手少阳经筋
上肢前浅线与手少阴经筋
上肢前浅线与手太阴经筋
上肢前深线与手心主(厥阴)经筋
值得注意的是:
经筋理论重视从循行线上找其结筋病灶点,要“以痛为输”;
要针至病所;要采用解结法。
实施解结法的针具----第八针--长针;
针法是关刺法、恢刺法、短刺法等。
小结
1. 中医经筋、西医运动医学、肌筋膜链理论都在阐述生物力线,但各有侧重,
2. 肌筋膜链早期预防与后期康复是必须要进行的矫正病姿和根除劳损的措施。
3. 经筋理论和运动医学在治疗方面,尤其在痹痛中晚期须要针对性治疗具有优势。
4. 在痹痛(关节疼痛)的认识上,经筋理论和西医运动医学、肌筋膜链理论存在差异可相互补充。